1. 作为开始最早、发展最快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,人脸识别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已经起步。目前,人脸识别技术可在人脸上捕捉到3万多个特征点,准确率高达,大大超过了人类的识别程度,并在金融和办公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然而在技术层面,人脸和其他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一个巨大区别是,它们可以远距离起作用,这意味着我们在自拍或在街上走路时,都有可能不自觉交出了自己的个人信息,而且不知道它们会不会被滥用。可以说,随着摄像头越来越普及,我们将真正进入“弱隐私”时代。
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人脸识别的:
A. 技术原理
B. 应用范围
C. 安全风险
D. 时代意义
2.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,对共享经济一词或许这几年越来越熟悉了。对于具体共享的东西来说,大家最熟悉的也许是共享滴滴打车、共享自行车,听说过共享睡眠舱但仅仅是听说而已,听说过共享雨伞但结果是很快被拿走一空。近期,又听说共享宝马、共享租车开始萌芽。不过,有几项发展得非常好、非常实用、非常小巧的东西成为共享经济,大家或许没有听说过。
接下来可能会叙述的是:
A. 遭遇堵车时司机及时共享当前的路段信息
B. 外出度假时与不同的租客共享一套公寓
C. 扫描运动场储物柜二维码后使用其中的共享篮球
D. 旅游过程中与身边有高档相机的游客共享拍照
3.细菌能否致病?答案当然是能。但是,当被问及细菌致病的条件是什么,却几乎无人能给出答案。人类一直把细菌看作不相容和可怕的东西,即使富有经验的医学教授也持这种观点。因此,人们总把“炎症”“感染”挂在嘴上,千方百计地用各种抗生素消灭细菌,导致自己体内的许多必需微生物也被消灭了。殊不知,细菌不仅是人类的祖先,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,更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础。它们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不可或缺的要素,人的生命是必须有这些微生物才能生存的。因消灭了自己体内的细菌而得病的人,比因细菌的感染而生病的人更多得多。
这段文字意在说明:
A. 细菌感染并非人类疾病的唯一根源
B. 科学使用抗生素是利用细菌的前提
C. 细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
D. 人类进化过程离不开细菌的作用
1.C【解析】文段首先介绍了人脸识别的发展历程、技术原理以及应用情况。“然而”引导转折,指出在技术层面,人脸识别可以远距离起作用,容易导致信息被滥用,尾句进一步说明,在使用人脸识别的情况下,摄像头的普及会导致我们的隐私很容易暴露,进入“弱隐私”时代。故文段重点在于论述人脸识别会带来的隐私安全风险,C项当选。
A项、B项均为转折前的内容,非重点,排除;
D项,“时代意义”文段并未提及,无中生有,排除。
故正确答案为C。
2.C【解析】根据文段最后一句“有几项发展得非常好、非常实用、非常小巧的东西成为共享经济”,那么后文表述的内容应与之一致。C项,符合“发展好、实用、小巧”的定义,当选。
A项,只是共享了信息,并不涉及共享经济,排除;
B项,与“实用、小巧”的界定不符,排除;
D项,不涉及共享经济,相机没有真正的共享,排除。
故正确答案为C。
3.C【解析】文段首先指出人们普遍认为细菌可以致病,但却不知道其致病条件是什么,借此对“细菌致病”的观点提出质疑。接下来再次指出人类一直认为细菌可怕,千方百计去消灭细菌,却消灭了体内的很多必需微生物。“殊不知”引导转折,指出细菌不仅是人类的祖先,更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基础。接下来进一步论述了细菌为何是人类生命的基础。故文段为转折结构,意在强调细菌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础,C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,符合文意,当选。
A项,文段意在指出细菌对于人类生命的重要性,而非讨论疾病的根源,排除;
B项,“利用细菌”文段并未提及,无中生有,排除;
D项,根据文段所述,“细菌不仅是人类的祖先,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,更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础”,选项仅提到其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,表述片面,排除。
故正确答案为C。
【文段出处】《医学理念:细菌与疾病的假说》